談到小提琴的起源,就必然要涉及古提琴原始設計者的藝術觀點和技術方法。現代的數學是技術學的工具,但在文藝復興時期數學是藝術的啟蒙,比例和序列是美學研究的要素,并且[詳細]
對小提琴最早的明確記載是Jambe de Fer于1556年出版于里昂的《音樂摘要》(Epitome musical)。此時小提琴已經傳遍歐洲。但關于小提琴的起源,史學家有許多不同說法,有一[詳細]
小提琴由30多個零件組成。其主要構件有琴頭、琴身、琴頸、弦軸、琴弦、琴馬、腮托、琴弓、面板、側板、音柱等。小提琴共有四根弦,分為:1弦(E弦)、2弦(A弦)、3弦(D弦[詳細]
小提琴分電子小提琴和木琴兩種,而其發射器也是分兩種的。電子小提琴與普通小提琴最主要的區別是電子小提琴不用共鳴箱,因為弦的震動要靠琴弦根部下方的幾個磁拾音器(就像[詳細]
在西洋樂器中,小提琴是一件最為重要的樂器。在西洋交響樂隊(也稱“管弦樂隊”)和中國的中西結合樂隊中,以及在獨奏與協奏中,均發揮出最為重要的藝術作用。一、關于小提[詳細]
回憶(《紀念曲》)德國小提琴家德爾德拉(Drolla)某日,因為訪問友人,乘電車到維也納郊區去,恰巧經過舒伯特之墓。他見了這位生前并無名氣的歌曲之王之墓,油然在腦海中[詳細]
科雷利是意大利小提琴學派的奠基人。他確認小提琴本質是一種歌唱性樂器。他所寫的奏鳴曲,在快板樂章中摒棄了那些非音樂性的效果,而著力于輝煌、有活力的旋律塑造。他的慢[詳細]
1782年維奧蒂第1次來到法國,在他的訓練和影響下,法國的P.巴約、P.羅德和R.克魯采共同創立了法國小提琴學派。1795年巴黎音樂學院成立,它成為年輕的小提琴家們向往的學府[詳細]
1650年以前,德國小提琴演奏藝術基本上是走意大利人的路。1700年左右,德國作曲家寫的小提琴作品使用了比意大利人還要難的技巧,特別是在使用和弦、特殊調弦法,以及某些描[詳細]
奧爾在圣彼得堡音樂學院近50年的教學,使他成為20世紀初著名的小提琴教授。J.海費茨、M.埃爾曼、N.米爾斯坦、E.津巴利斯特等世界第一流小提琴家都出自他的門下。奧爾根據學[詳細]
學習小提琴可以培養自己的音樂素養和自身氣質。學習小提琴不僅是一種才藝,更多的是對自己人生內在的一種升華。
全息藝術教育網 | 全息語文 | 全息攝影 | 全息舞蹈 | 全息音樂 | 全息戲劇 |
Copyright © 2009 - 2011 Quanxi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 |
全息教育 版權所有 |